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生態旅遊講座】2025.04.10~從植物看環境(實體/線上同步)

【主題】從植物看環境

【內容簡介】

臺灣處於熱帶與亞熱帶的交界,生態環境變化很大,具有垂直分化的生態帶之外,低海拔也有其地區性的水平分化現象,加上各地區都深受小地形變化的影響,在短距離或小範圍卻擁有多樣生態環境是臺灣的一大特色。

臺灣形成多樣性如此高的地景樣貌,和地質、地形、氣候、生態有關,且彼此相互影響。尤其低海拔地區跟人文歷史發展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不同特性的生態環境,如海岸、河口、不同海拔的森林、丘陵地、農村、沙地、岩壁...等,有著不同的植物群像,透過郭老師從一棵植物的小尺度的角度,來解讀環境背後的意義。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第十屆第二次會員大會》



敬致各位會員朋友:

又逢春暖花開之際,一年一度的會員大會要和大家見面囉!這是一個專為會員量身訂做的聚會!

《第十屆第二次會員大會》謹訂於114419(星期六)召開,除了例行的會務討論外,安排中山樓及草山水道藍寶石泉參訪活動,敬請您務必撥冗參加。

本會會員遍佈全台各地,平時在各自的領域及工作崗位上為推動生態旅遊而努力,可藉此相聚一堂,我們期待與您的相見歡!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 敬邀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生態旅遊講座】2025.3.4~N B S自然解方的環境設計(線上講座)


【主題】
N B S自然解方的環境設計

【內容簡介】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極端氣候變化的時代,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資源枯竭、生態系統遷移受到威脅,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惡化速度,無處不在的城市化現象,正影響著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城市及其基礎設施如何適應環境快速變化的條件,是21世紀規劃和設計的主要挑戰。

只有當我們了解了人類生存環境系統的複雜性和整體性時,真正面對自然,認真「以自然為本」的務實環境建設,才是道德的,更是必要的。

身為一個環境景觀設計師,僅以「台北市東區門戶市民大道七段上的南港新新公園」、「新北市板橋浮洲合宜住宅開放空間」、「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水資源與生態環境」為案例,介紹NBS以自然為本,在都市環境裡因應極端氣候的景觀設計實踐。

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

【生態旅遊講座】2025.2.19 綠色生活隱形推手 全員ESG為地球永續把關(線上講座)

 

【主題】綠色生活隱形推手 全員ESG為地球永續把關

【內容簡介】

全球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損失,正日益威脅我們的生存與發展。隨著氣候災難的加劇,如野火、降雨不均和水資源短缺,企業的責任已不僅限於減碳。如何在推動企業永續發展的同時,融合自然生態保護與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本講座將介紹中鼎集團如何在實現淨零碳排放的同時,推動自然正向行動及生物多樣性計畫「鼎力綠水生命力」。中鼎集團永續長何麗嫺將分享實際案例,從再生水廠建設與生態保育行動,到與民間團體合作推動的生物多樣性計畫,展示企業如何將永續理念融入核心業務,並實現環境、社會與經濟的長期共贏。

【主講】何麗嫺 / 中鼎集團永續長

【時間】2025年2月19日(三)晚上19:00-21:00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生態旅遊講座】2025.01.16臺北藝文館舍綠色潛力初探(線上講座)


【主題】臺北藝文館舍綠色潛力初探

【內容簡介】

臺北市有許多老房子,老庭院,藉由文化局以各種形式保存著,也保存著建築物周圍的老樹與其生態。芝山岩展示館也是文化局藝文館所之一,藉文化部專案『都市尋蹤者』協作平台,至今六年持續每個月進行藝文館舍的生態調查,以植物,昆蟲與鳥類為目標,嘗試勾勒都市人與生態環境的深層關係。

過程中,除了用影像與數位化物種的統計外,亦嘗試藉由不同的體驗方式,讓更多人感受臺北城市的生態與文化魅力,並於2024年11月至12月舉辦成果展示,六年的過程中亦參考相關案例,藉以呈現都市人與生態環境的依存鏈結。

【主講】李明晃 /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芝山岩管理處處長

【時間】2025年1月16日(四)晚上19:00-21:00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臺灣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聯盟」正式成立, 結合 65 個在地社區,引領民眾閱讀臺灣之美

2024 年 12 月 12 日(星期四),「臺灣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聯盟」於臺北 NGO 會館宣布正式成立,聯盟現階段成員包含全臺 65 個在地社區部落(44 個生態旅遊組織),以及 10 個專業培力輔導團隊,以「提升專業知能」、「維護品牌價值」、「推動產業發展」、「促進國內外交流」為聯盟宗旨,期推動生態旅遊永續發展,成為國際深入臺灣里山里海的橋樑,引領民眾閱讀臺灣深度之美。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臺灣‧北回歸線之巔/福爾摩沙永續軸帶推動建構論壇》~2024.11.22 線上直播



內政部於113年 11 月 22 日(星期五)辦理《臺灣‧北回歸線之巔/福爾摩沙永續軸帶推動建構論壇》,探討主題涵蓋自然保育、多元文化、生態旅遊、全民教育、地方創生、經濟產業與偏鄉關懷等面向,並研商政府與企業ESG及民間團體合作平台之建構,長期共同推展福爾摩沙永續軸帶。


福爾摩沙北回歸線永續軸帶的主要建構緣由有三:
一、永續是國際趨勢,臺灣需要有可以代表臺灣自明性、而且具備國際視野的長期永續品牌。
二、臺灣北回歸線所涵括的南北180公里軸帶擁有世界級的環境特色,其經過的12個縣市也是經濟、教育、老齡人口特別需要關注的地區。
三、永續發展不能單打獨鬥,整合運用過去政府部會的重要施政成果,建構公私協力對話平台,鏈結政府政策引領企業ESG與民間NGO的長期關懷,才能成就臺灣的永續發展。

本次論壇將由行政院同時啟動政府與32個臺灣企業ESG及38個民間團體代表的合作儀式,並以「資源保育與環境管理」、「多元文化與人文美學」、「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全民教育與環境學習」、「身心韌性與健康促進」等5個向度,共同研討福爾摩沙永續軸帶之未來推動方向。

《臺灣‧北回歸線之巔/福爾摩沙永續軸帶推動建構論壇》
直播連結: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生態旅遊講座】2024.12.19 林業試驗所的森林療癒場域~南投蓮華池研究中心林園療癒之分享(線上講座)


【主題】
林業試驗所的森林療癒場域~南投蓮華池研究中心林園療癒之分享

【內容簡介】

蓮華池為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在中臺灣的一個研究中心,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海拔約在 576至925 公尺之間,面積達461公頃,園內具有 600 多種的原生植物,也保留日據時代的藥物植物標本園,此外,蓮華池也協助周邊社區透過環境友善發展苦茶油、菌蕈類或蜂蜜等森林產業,形成在地獨特里山地景。

過去幾年來,透過建置以蓮華池為基地及結合周邊產業地景的里山療育村,發展結合森林療癒以及園藝治療的「林園療育」,希望在後疫情時代,蓮華池與周邊社區能成為以「療育」為主軸的里山經濟示範區。

里山經濟實踐於療癒產業鏈的形成,藉由療癒產品研發與行銷、林園療癒行程體驗及療育課程培訓等永續提升林園療癒的價值與功效,希望能讓到訪遊客深入感受大自然的療癒能量外,更能達到振興山村經濟之目的。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生態旅遊講座】2024.11.13 生態旅遊與綠色餐飲(線上講座)


【主題】生態旅遊與綠色餐飲

【內容簡介】

根據「自然食物」期刊(Nature Food)於2021年發表的文章,全球糧食體系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總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為了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永續農業與永續飲食的生活轉型至為關鍵。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報告指出,每人每天只要吃一餐蔬食就可以為地球減碳約2公斤,是個人最容易實踐的永續行動。

我們是綠色餐飲指南,由農糧署2019年起協助推動,目前已經串連起超過400家的綠色餐廳以及有機店等共同推動有機、環境友善的夥伴們,且於2022年起開始協助企業員工餐廳轉型,目前也約20家企業正在進行轉型中。希望透過這次的分享,讓更多生態旅遊的夥伴們理解,透過吃也可以照顧環境!